
皮革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材料,用于制作服装、鞋帽、箱包、家具等各种产品。但是,皮革的生产过程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水、废气、固体废物等污染物,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。因此,皮革厂在建设或改扩建时,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(简称环评),以便合理地规划和设计污染防治措施,保护和改善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。
那么,皮革厂的环评应该如何进行呢?根据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》和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》,皮革厂属于C1929其他皮革制品制造行业,根据其规模和位置不同,分为三类:A类项目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;B类项目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;C类项目只需进行登记备案。具体的分类标准可以参考相关文件或咨询当地的环保部门。
无论是编制报告书还是报告表,都需要遵循以下基本步骤:
1. 确定项目范围和内容。包括项目名称、建设单位、建设地点、建设性质、工程规模、总投资、主要产品和原辅材料等。
2. 收集并分析现状资料。包括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(气候、水文、地质等)、社会经济情况(人口、工业结构、资源利用等)、生态状况(植被覆盖率、野生动物种类及数量等)以及现有的污染源和敏感点(居民区、学校医院等)。
3. 预测并评价项目对各个方面的可能影响。包括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大气、水体、土壤、声音以及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影响程度和范围,并与相应的国家或地方标准进行比较。
4. 提出并论证污染防治措施。包括选择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设备配置,采取有效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节能节水措施,设置合适的排放口位置和高度,并配备必要的污染治理设施(如废水处理系统、废气处理系统等)。
5. 编制并公示相关文件。按照规定格式编写报告书或报告表,并附上必要的图表附件(如平面布局图、流程图等)。同时,在指定媒体上公示文件内容,并征求公众意见。
6. 提交并接受审批。将文件送交当地或上级主管部门审批,并按照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。